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扩大内需要树立公共工程永续经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探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模式探讨
作者:佚名 来源:《国际经济合作》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9-11-4 14:17:20
私合作的模式并非是解决所有公共工程项目建设难题的灵丹妙药,对于那些耗资巨大,政府无力独立承担,而且工程属性和接近于私人产品的项目来说,这种模式确实是很有价值的,但是政府必须能够发挥其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能。

  2. 政府与社会共同提供公共工程

  此即政府和社会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类公民社会的自治组织将和政府一同为公众提供公共工程。 上面已经分析过,对于公民社会的自治组织而言,他们乐于投资那些最终使他们受益的公共工程项目。但是这些组织是松散的、无生产力的。这种模式下,政府的介入,更准确地说,是帮助,将对工程的建设大有裨益。

  与公私合作模式不同的是,在政府和社会合作的模式下,操作要简单得多。这些公民社会的自治组织,他们的成员是工程的直接受益人,他们经过协商筹款,通过投资表达它们的意愿和利益诉求,因此它们的利益就是公众的福利,政府帮助他们进行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就是帮助他们增进福利,因此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这种模式是最有价值的。同时,由于主要是由受益人来补偿工程的建设成本,因而资金的利用效率理论上也会是高的。

  但是,这种公民社会的自治性组织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最关键的是它的规模不可能很大,因为只有数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有着一定程度利益相关度的社会成员之间才有可能达成一种平等的互益的一致,才有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工程的建设,因此,这种模式在小范围内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当然,如果在每个社区都能通过此种模式来提供公共设施,有效增进该社区公民的福利,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三、结语

  当前,已有了不少关于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中的一些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完全能作为成功案例的,但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模式或相关理论是完全成熟的,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还正处于探索之中。

  文中所综述的每一种建设模式都有它的优缺点,只能在一定的环境和范围下是适用的,因此,这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具体实践,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开展。

  公私合作模式应用的前景是广阔的。一般而言,通过私人供给来保证公共工程项目的效率,通过公共供给来解决公共工程项目的外部性并保证公平,但它们之间的合作模式如何才能更为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电子政务的公共性及其提供模式研究”(06CZZ018)以及云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创新团队”和云南省“公共事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成果。作者单位:邓崧,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焕钦,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Owen Hughes,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5.

  Owen Hughes,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M],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4.

  亚当·斯密:《国富论》[M],华夏出版社,2005年。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M],商务印书馆,2006年。

  Clifford Chance法律公司:《项目融资》[M],华夏出版社,1997年。

上一页  [1] [2] [3] [4] [5]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