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扩大内需要树立公共工程永续经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探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模式探讨
作者:佚名 来源:《国际经济合作》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9-11-4 14:17:20
共设施以增进公众福利而已,并不一定会有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公平方面(比如这个设施是建在一个地方而不是另一个地方,这就关系到了社会公平)的完善考虑。而且,这种利他主义的慷慨,未必会出现在公众最需要的时候,也未必会出现在公众最需要的地方,甚至不知道它会何时出现以及出现多少。

  对于大多数公共工程的建设来说,基本上都不能太指望这种慈善能够发挥多大作用。 (三)混合模式

  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的混合模式是对公共模式和私人模式的一种混合。混合意味着在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模式的各个环节中,公共部门(包括政府、自治性的公共组织、慈善性的公共组织)和私人部门(包括自由市场经济中的私人企业和出于慈善而介入的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各自发挥作用。

  混合模式的出现显然是因为前面所涉及到的那些完全主导式的模式有许多的局限,不仅它们之中的某一种模式无法完善地解决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问题,而且就算它们一起来供选择也不足以达到目标。因此,混合建设的模式得以出现并已广泛应用。

  对于混合模式而言,由于各个环节的内容都可以不同的主体来单独决定,或者由他们共同决定,因此在理论上可以有许多的不同的形式。本文这里将着重对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出现的较为成熟的两种模式进行分析。

  1. 政府与营利性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公共工程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公私合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描述了这种模式的行为方式。这是混合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政府和市场经济下的私人部门是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他们都掌握着庞大的社会资源,都有强大的生产力。然而如上面所分析的,由他们各自独立地承担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于很多的公共工程项目而言,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效率损失和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不力。而将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无疑将是一种重要的尝试。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和私人部门将按照他们所签订的合同共同为公众提供公共设施。两者之间的合作形式非常灵活,可以是结成一种承包关系,即或者仅仅只是由政府出资让私人部门为其从事专业化的施工工作,或者由私人部门按照政府的要求和标准同时经营政府已经建成的公共设施(典型的是O&M:operate & maintenance);还可以是完全是由私人部门出资进行公共工程的建设,并按照其与政府的合同要求通过这些设施为公众提供服务(典型的是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还可以是政府以货代款的方式授权私人部门按合同规定建设公共工程、拥有和经营这些公共设施一段时间,然后再转让给政府(典型的是BOT:built-operate-transfer,这其中也包括了BOT, BOO,BOOT等略作变形的模式)。其他的形式还有很多,如服务外包、DB(设计建设协议)、DBM(设计建设维护协议)、DBO(设计建设运营)、LBO(租赁建设运营)、BLT(建设租赁转让)、特许经营(Operation License)、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e)等等。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要发挥私人企业在市场化的生产和经营中的效率和服务精神,同时也是利用私人企业的庞大的资金来加快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以满足公众需求,缓解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政府在此间的主要作用是监督和规范私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活动,最大限度地保证公众的利益,防止企业的逐利行为损害公众的基本福利,同时给与之合作的企业创造政策上的良好环境以帮助其高效地进行工程的建设。

  PPP伴随着那一场所谓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从上世纪80年代在英国出现以来,已经进行了许多的实践。以PPP模式建设的公共工程项目包括了从不起眼的小社区医院到耗资巨大的英法海底隧道。同时,这种公私合作的建设模式也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蓬勃地发展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日益社会化、市场化的条件下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个主流的发展方向。

  然而,公私合作的建设模式并非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它的公平性受到了许多的诘难。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这种方式为公众提供公共设施,已经使公众消费这些公共服务的代价明显地上升了。比如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病人都会抱怨医疗费用太过昂贵。同时,公众对于公私合作的动机表示了怀疑。他们认为这可能会演变为政府与私人企业官商勾结,损害的是公共利益。同时,由于公私合作模式涉及到了极其复杂的融资借贷、所有权转让以及租赁等关系的处理,其中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错综复杂,它的实际运作常常会产生极高的成本,这也会产生效率的损失。

  总之,这种公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